智能电表项目申请报告例文例文例文例文
智能电表项目申请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国对电力的需求急速增加,在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条件下,智能电网成为全球电力能源输配电环节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球掀起一片智能电网建设热潮。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基石。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终端产品之一,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智能电网投资的快速增长,其市场和盈利空间亦快速拓展。智能电表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式电能表,它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据处理等功能。相对普通电表,除具备基本的用电计量功能以外,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据预测,2017-2022年期间,全球智能电网投资将由208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目前,包括工商用户、居民用户在内的全球电表用户数量庞大,若全面更换为智能电表,市场规模将相当可观。
智能电网得到大范围的部署和发展将促进智能电表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营收规模将达142.4亿美元,与2016年的88.4亿美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由2011年的46928亿千瓦时增长至2017年的63077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5%。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对用电设备的投资有强烈的带动作用。我国社会用电量在未来十五年内将会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8.81万亿千瓦时。
电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到期需要更换,更换周期一般为5-8年。预计2016年~2020年,两网公司将招标5.03亿台智能电表,其中4.63亿台为更换需求。虽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推动智能电表的力度与进展有所不同,但随着世界各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整体市场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大规模的全球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表行业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为智能电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开拓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国内市场主要为国网和南网集中招标采购,标准统一,市场化程度较高。智能电表招标首先由各省电力公司上报需求,再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统一招标。每年国家电网平均会开展3-4次智能电表招标,南方电网也有1-2次。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采取的均衡策略也制约了行业集中度提高,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电表及终端设备集中招标中标的生产厂商约100家左右,每年招标数量巨大,中标厂商相对分散。近两年由于智能电表建设告一段落,新的技术标准还在酝酿,国网和南网采购量呈整体下降的趋势,每年招标次数减少,中标厂商数量也相应减少。但随着新的智能电表标准出台,以及新一轮的智能电表改造,国内市场将继续呈现较大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数据统计,2015-2017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招标中标情况,威盛集团、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海兴电力、北京博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商处于单相智能电能表市场的领先位置,排名前10的供应商市场份额达27.36%。
威盛集团、三星医疗、海兴电力、炬华科技等生产厂商处于三相智能电能表市场的领先位置,排名前10的供应商市场份额达43.36%。
二、项目名称
(一)项目名称
智能电表项目
(二)项目投资人
xxx(集团)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26667.00
约4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43441.07
容积率1.63
1.2
基底面积
㎡
15200.19
建筑系数57.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98.81
2
总投资
万元
16815.02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2520.66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0761.85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466.19
2.1.3
预备费
万元
292.62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07.59
2.3
流动资金
万元
3986.77
3
资金筹措
万元
16815.02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0537.71
3.2
银行贷款
万元
6277.31
4
营业收入
万元
368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9172.70
""
6
利润总额
万元
7447.01
""
7
净利润
万元
5585.26
""
8
所得税
万元
1861.75
""
9
增值税
万元
1502.42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80.29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3544.4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1749.75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2459.35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63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5.25%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0084.45
所得税后
三、项目投资主体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四、投资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创新经营模式和业态,推动联合重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胜劣汰;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支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3、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自主创新,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选址及建设规模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4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二)项目产品及服务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智能电表的经营能力。
(三)建筑物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43441.07㎡,其中:生产工程28507.94㎡,仓储工程6165.2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049.79㎡,公共工程4718.14㎡。
六、项目方向及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着力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七、建设周期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八、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一)建设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2520.66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1、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含土地费用)、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10761.85万元。
(1)建筑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投资为5707.42万元。
(2)设备购置费估算
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4744.56万元。
(3)安装工程费估算
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309.87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466.19万元。
3、预备费
本期项目预备费为292.62万元。
(二)建设期利息
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6277.31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307.59万元。
(三)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3986.77万元。
(四)项目总投资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815.0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520.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46%;建设期利息307.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3%;流动资金3986.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71%。
(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本期项目总投资16815.02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6277.3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经济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
1、营业收入(SP):36800.00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29172.70万元。
3、净利润(NP):5585.26万元。
(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63年。
2、财务内部收益率:25.25%。
3、财务净现值:10084.45万元。
十、投资建议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民间资本投向产业领域。加大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诚信、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倡导“工匠精神”,传承和创新工业文化,为产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产业+知识创造”的实践之路。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产业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加大管理支持力度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升部门服务管理效能,加快推动部门职能从项目管理向平台、生态和网络优化转变。创新部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方式,重点支持要素市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创新环境建设,竞争类产业技术创新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
(三)加强督导检查
有关部门要将本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年度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制定责任清单、目标清单、措施清单,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协调、调度、督导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要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完善相关政策。
(四)强化招商引资
实施全产业链招商,围绕重大项目,争取其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落户。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开展社会资本合作。
(五)加快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进一步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搭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创新活力。要健全产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支持力度,调动成果转化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施人才强水战略,建立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熟悉政策法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六)强化规划指导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标准规范的衔接,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据规划和产业政策等组织实施相关建设项目,推进重点工程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的完成情况及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动态监督,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指标
占总投资比例
1
总投资
16815.02
100.00%
1.1
建设投资
12520.66
74.46%
1.1.1
工程费用
10761.85
64.00%
1.1.1.1
建筑工程费
5707.42
33.94%
1.1.1.2
设备购置费
4744.56
28.22%
1.1.1.3
安装工程费
309.87
1.84%
1.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466.19
8.72%
1.1.2.1
土地出让金
875.97
5.21%
1.1.2.2
其他前期费用
590.22
3.51%
1.2.3
预备费
292.62
1.74%
1.2.3.1
基本预备费
127.66
0.76%
1.2.3.2
涨价预备费
164.96
0.98%
1.2
建设期利息
307.59
1.83%
1.3
流动资金
3986.77
23.71%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第8年
第9年
第10年
1
营业收入
0.00
27600.00
29440.00
36800.00
36800.00
36800.00
36800.00
36800.00
36800.00
2